21.短暫合作

提示:就的字是得奐






「董卓!刺史大人有事要找你!」



兩個身穿衙門文吏衣服的人攔住了俺的去路。這就是說可悲的成就現在就連差役都調動不了,只能調動直屬於刺史府的文官吧。



「滾!」俺沒有心情陪一隻落水狗一起死,但俺剛想策馬而行時,其中一個文員拉住了馬頭,換上了另一副嘴臉。



「董從事……刺史大人誠心相邀,是有要事商談,還望見諒啊!」「對啊!刺史大人邀請,你不去也是失禮啊!」



「哼!一個將死之人,失禮又有何妨!」「這……」



「說得好,董從事!」眼見場面變得尷尬,一陣喊聲打破了場面,不是別人,正是「涼州三明」之一—皇甫規。



「皇甫規!你!」「快滾!告訴你們刺史,好好享受剩下的日子吧!哈哈哈!」隨著這一聲笑聲,兩個文吏也像喪家之犬一樣逃走。



「校尉大人,久違了。」皇甫規現在意氣風發,想必是已經定好了計謀,成就這個涼州刺史怕是要真的變成涼—州刺史了。



「董從事—不對,現在應該叫董公子了。可要到府上在下一聚?在下有要事商議。」



「我……」俺想拒絕,就如同之前說過,俺不太想參與這件事,只想看戲。



但是,他是皇甫規,「涼州三明」,基本等於涼州的三巨頭了,拒絕似乎太過失禮,甚至會得罪他。再者,他這種身份的人親身來到這裏,足見誠意。



於是俺和僕從們縱身下馬,拜請皇甫規「我非常樂意。只是我人生地不熟,煩請帶路。」「好!請。」







來到他的府門前,不禁感歎,皇甫世家果然厲害,絕對是城中最大的府第。裝飾也雍容華貴,金光閃閃的擺設不用說,就連僕役也人數眾多,可見其家大業大。



「董公子,請!」跟隨皇甫規的步伐,來到了一處內苑。



「段校尉和張將軍!?」誰知這裏早有兩人在此,正是其餘的「涼州三明」,護匈奴中郎將的張奐和護羌校尉的段熲。



「董公子,我們又見面了!」「是你,董卓……」段熲對俺的來臨明顯感到非常高興,而張奐應該是為了俺之前間接害他被搬到敦煌,而有些怨對,但他又馬上回復平靜,想必不是太過怨恨。



「董公子,坐下說話。」「好。」俺不解,為什麼他們都在這裏。皇甫規馬上解釋了。



「今天,召集兩位和董公子來此,就只為殺一人—成就。」「「「!!!」」」



「我皇甫規首先定調,成就絕不能活著走回京城。」



但段熲馬上反駁:「那又如何,之前的那個涼州刺史在任內死的時候還不到半年。如果一年內兩個刺史死於任內,在場所有人都難辭其咎!」



俺極為讚同,馬上助言:「再者,成就是正式任命的刺史。動私刑就是謀反啊!」此話一出,段熲對俺連連點頭,肯定了這個說法。



「兩位,我說的殺,不是私刑,而是明正言順的殺。」隨後,皇甫規拿出了一份奏表:「我的打算是:上表告成就謀反大罪,私自招兵買馬及私養死士。如此一來,成就必被朝廷懷疑。」



此計確實可行,因為皇甫規是老將,在現任皇帝出生前就在駐守涼州,誠信很好。反而是成就,位高權重,自然受猜忌。但是……



「然後?就這樣放過他?」張奐首先反對,也難怪,他是被害得最慘的一個。



「當然不是。這就要說到第二步棋:請張將軍和段校尉同時聯名就日前的勝仗向朝廷報捷,但在其中不要提及成就在此戰故意觀望,坐看成敗。而是要多多誇讚他指揮有度,深得軍心。」



「這是為何?我堂堂護匈奴中郎將難道要向他請功不成!?」「非也。而是要用這道請功捷報,送他到閻羅殿!」



為何可以?俺大惑不解,而段熲似乎明白了這個計謀:「皇甫校尉是要朝廷猜忌於他?」



「正是!先是由我告他謀反大罪,朝廷可以不信,但必然有稍微的疑心。但就在此時,收到了一封成就打了勝仗的捷報,而將士更是多加誇讚,而成就本人呢?朝廷卻並沒有收到他的上報。這更加深了他的謀反嫌疑。」



俺大致明白了:成就不可能沒有上報此戰的戰事,想必是皇甫規利用宗族的力量,封鎖了有可能從涼州到京城的消息。如此一來,成就不可能往京師通報,便成了「沒有通報」。



但是,此舉最多令朝廷罷其官,不足以致死。「如此一來,還差一步棋,一步致命的棋……」「這正是我請董公子的原因。」



「唔?」「我們三人雖有大量兵馬,在涼州境內雖然可以自然活動,但沒有刺史的調令,不可能離開涼州。而董公子手上有一千多匈奴降兵。請你帶領他們到雒陽(指洛陽)到處傳播這首詩,屆時成就必死無疑!」



俺看著遞過來的詩:



就業

長安

刺史

無憂



「原來如此,儘管交給我吧!」







聚會散後,俺馬上與郭奉等羌人僕從會合,只派人與外公交代此事,讓他提高警戒,便馬上帶領兩百人往雒陽趕。



在路上,俺不禁感歎:「即使在俺以前的世界,有魔法有不同技術,也不可能看穿人心啊!而人心,果然是黑的!」



皇甫規啊皇甫規,你以為俺看不清你的計諜嗎?居然想消滅成就的同時,也想消滅張奐和段熲和俺……你自找的,就不要怪俺狠了!



下回解釋原因!









科普時間:

雒陽和洛陽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根據五行學說,建立東漢的劉秀在"洛陽"定都,而漢是火德,故而把氵去掉,變成"雒陽"。所以在東漢文獻中稱"雒陽",而定都長安的西漢稱"洛陽"

而後曹丕篡漢,而曹魏自號水德,滅了火德的東漢,所以又改回了"雒陽"。


順帶一提:張奐是護匈奴中郎將,而皇甫規和段熲則是護羌校尉,雖然中郎將職位上遠遠大於校尉,但對口不一樣(一個是對匈奴,一個是對羌),加上東漢晚年匈奴弱小而羌人強勢,所以三人的地位是差不多(薪水不一樣)。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