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參見大將軍

奔行數天,俺便來到了京城—雒陽。



為了保險起見,俺讓郭奉和其餘兩百人留在街亭,攔截皇甫規和其下世家可能的反擊或其他動作。郭奉和其他隨從本就是山賊,他算是幹回本職了。



至於進入京城,想來並沒有太大危險性,所以就由俺一人包辦。



來到京城,俺也不廢話,直接來到目的地:大將軍府—梁府。



大將軍,是現在朝廷軍權最盛的官職。雖然名義上還是在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下,但實權卻是在大將軍身上。



而現今的大將軍,正是外戚梁冀。



所以,俺要稟報的對象,便是此人。但是,像俺這樣的平民,要進去梁府卻成為了一道難事。幸好俺早得知了一項情報。



俺向看門的門子搭話:「我是涼州張奐中郎將派來,涼州有重大軍情變動,請務必讓我馬上面見大將軍!」門子一聽見俺提及張奐,馬上就兩眼放光,然後進去通報,不一會便回來帶俺進來。



不錯,這就是俺得知的情報:張奐是梁冀的部下出身。雖然張奐是皇帝寵將,但能當上護匈奴中郎將,卻少不得梁冀的推薦。



證據就是外公(北宮伯玉)告訴俺一件事:在梁冀接任大將軍的第二個月,張奐就從校尉升到現在的護匈奴中郎將。如果不是他的部下,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候升遷,而且一下子升了幾級,更不要說張奐從前就是梁冀的大將軍府出身。



話雖如此,一切也只是推測。如果不能借張奐的名義,那就只能硬闖了。



門子把俺引到一所屋子,這裏空無一人,在深處有一道竹簾,讓人只能勉強看見後面的座位。不久,有人在簾後走動,坐在那個高位上。想來那便是大將軍梁冀。



「你就是然明(張奐的字)派來的人?涼州發生何事?」好,機會已至!



「回大將軍!小人其實並非張中郎將手下,而是涼州刺史成就的手下!」「唔!」



從他的語氣判斷,可以知道他有點生氣。也難怪,從他的角度看,就像是被騙了一樣,所以俺沒有等他反應,馬上繼續說道:



「大將軍!目前涼州危急啊!皇甫規他,糾合敦煌蓋氏等世家大族,廣聚私兵,並勾結西羌叛軍,意圖謀反!成刺史察覺其舉動,率軍擊敗西羌叛軍,之後卻被皇甫規埋伏,現被軟禁!請大將軍快快救成刺史,否則涼州難保!」



聽俺說完這番話,梁冀便冷靜了下來,問道:「你說皇甫規謀反,但朝廷日前收到的奏報,卻是皇甫規告成就謀反喔。」



唔……也就是說,皇甫規的奏報已經抵達京師了。但也不要緊,俺有證據。



「大將軍,此皆皇甫規反誣之計。我久死一生,取得了皇甫規的一封親筆詩詞,在此獻呈大將軍。」隨後,俺拿出懷中的一張紙,然後很快有人拿出,走進竹簾並遞給梁冀。



梁冀拿到那張紙後,馬上發問:「此為何物?」「回大將軍,此為皇甫規計劃誣陷成刺史所用之詩。如此便可證明,成刺史是被皇甫規所誣。」



梁冀頓了頓「唔,此確是皇甫規的親筆,如此說來,成就是被冤枉了。但就此判定皇甫規謀反,卻又證據不足。」不愧是獨霸朝廷的大將軍,行事確實穩重。隨後,他便宣佈決定:



「把成就和皇甫規召回京吧,待本將軍仔細詢問後再作決斷。至於你……先回涼州吧,本將軍會處理此事。」「小人明白,感激大將軍!」



俺剛想退下,梁冀喝止了俺「慢著。你叫什麼名字?」「小人董卓,隴西臨洮人,外公正是羌人義從軍首領北宮伯玉。」



「喔?」聽見俺的出身,梁冀有點錯愕,隨後從竹簾後飛出一塊小玉牌,俺趕緊接著「這個玉牌你拿著,日後若有危難,可來投靠本將軍。」「謝大將軍!」



「去吧,回去涼州吧。」「小人告退。」







董卓走後,梁冀便開始一系列部署。



「來人!」「大人有何吩咐?」



「即刻令張奐為主將,段熲為副將把所有涼州漢軍統率起來,嚴密監視皇甫規和成就。但凡有何異動,立刻誅殺,不必請旨。」「小人明……」



「慢!還有一事。將長安附近兵馬聚集起來,以防止涼州軍馬從西向東反撲。另外,即日起京城戒嚴,加強守備,巡街軍士增加一倍,但凡有涼州口音的人都先拘禁起來,以確保沒有間諜或細作。」「小人馬上去辦。」



待下人走後,梁冀便開始自言自語:「如果可以趁機把皇甫氏和蓋氏等世家大族的勢力減弱,倒也是個好機會。」



就是這一句話,決定了皇甫規的未來。






科普時間:


梁冀,字伯卓,東漢著名外戚,其最著名的事跡便是弒君(漢質帝)。縱觀東漢史,弒君者只有他、新朝的王莽、董卓(主謀)和李儒(實行者)。


另外多提一個人物:張芝,字伯英,張奐長子。奇怪的是,他不是以軍功出名,而是草書書法,著有《今欲歸帖》,被稱為「草聖」(草聖有兩個,一個是他,一個是唐朝的張旭,便是古詩四帖的作者)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