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此,幻想世界为什么要拒绝科学呢。」


———刘慈欣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都会觉得这个标题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嘛!但我接下来要讲述的东西并不是大家平时想的「为什么要发展科技」,而是从人们的内心入手:抛开发展科技为个人和全人类得到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技呢?

那么首先,我们就得明确这一点:我们应该抛开哪些部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现成的参考文献:《为什么要探索宇宙》。这是上个世纪一位宗教人士给NASA写信让他们停等民,然后NASA的一位科学家用这封回信给给出了漂亮的反击。

那么他的论点主要是什么呢?他的论点主要是「航天本身花的钱真没那么多,为了航天而开发的技术可以在其他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方方面面中应用,航天可以取得外太空的资源并将其用于地球,航天可以让国家与国家之间消除敌对的隔阂,毕竟在地球之外大家都是人类。」

前三点显然都是有关于利益的,但最后一点则不是。众所周知,在太空中是看不到国界线的,只有蔚蓝的地球。

他写到:「以最近发生的阿波罗13号事故为例。当宇航员处于关键的大气层再入期时,为了保证通讯畅通,苏联关闭了境内与阿波罗飞船所用频带相同的所有广播通信。同时派出舰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备第一时间进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员的救生舱降落到俄方舰船附近,俄方人员会像对待从太空返回的本国宇航员一样对他们进行救助。同样,如果俄方的宇宙飞船遇到了类似的紧急情况,美国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提供援助。」

他又写道:「尽管我们开展的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已经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阳、至星球、直至那遥远的星辰,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过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项目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与此同时,在卡尔·萨根博士的《暗淡蓝点》之中,我们可以见到与上一小节类似的观点:暗淡蓝点本来是一张照片:旅行者二号探测器在飞掠了他探测路程上的最后一颗行星---海王星之后,探测器调转方向,对着内太阳系的方向拍摄了一系列照片。而最著名的照片则是地球的照片: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地球是一个几乎看不清的小点,只有0.12像素大。

他写道:「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毫不出奇的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那里———悬浮于阳光中的一粒微尘之上。」

是的,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人类什么都不是。但是人类从这张照片只得到了自己实在太渺小了的结论嘛?至少,即使人类早在那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但他们还是发射了探测器嘛。

那么问题来了,在抛开利益不谈的前提下,人类为什么要发展科技呢?

首先,我们就从这张照片开始。

自从人类这个种族出现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向往远方,以及想要对眼前的问题问出「为什么」。这实际上甚至无关生存本能,哪怕前方是未知的深渊,总会有人迈出第一步,下一步,然后再下一步。

人类就是这样奇怪的生物,未知二字对于人类来说,既是最恐惧的深渊,又是最令人向往的前方。我们想要知道我们尚未前往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我们想要知道我们尚未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样的。人类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像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那么,再次看向那张照片:由于曝光问题,拍了地球就没法拍其他星星,但想必图片真正的背景,会是灿烂的星空吧?那里的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不同的世界,而每一个世界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自从人类开始留下文字的时候开始,人类对于头顶的这片星空的好奇心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而既然说到了星空,我们就可以由此展开第二点,但作为引入,我们先来看看别的东西:

太阳,内部是聚变反应,虽然实际上质子链反应挺复杂的(这都还没提CNO循环呢),但是太阳的能量来源大家还是很清楚的: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差了百分之零点七,这点质量原来是源于强核力的,现在他只是变成了能量,仅此而已。

那么与太阳类似的是什么呢?我们有聚变反应堆。同样是聚变反应,虽然燃料不同反应方式也不同,所以出来的能量会少一点,而且现在还没有实现商业化发电,但是关键的地方已经在这里了。

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同样是聚变反应」。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聚变反应堆在人们的内心中真正代表着的东西,是握在人类手中的太阳。

首先这意味着无法想象的庞大能源:既然每秒钟燃烧几十千克的聚变燃料,就足以支持全人类的能量总消耗的至少两倍,那么如果说的极端一些:能源二字突然就不再是什么需要节约的东西了。

但在这之外———在聚变技术对于人类的利益之外,「握在人类手中的太阳」这几个字,就已经足够了。

在人类还没有什么生产力的古代,首先他们对这个世界是敬畏的,然后他们对这个世界同样是好奇的,而敬畏和好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就会开始……编故事。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此言诚不欺我。

这样一来,「神」这样的超自然概念,就在古人的故事中诞生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神明」力量的极限严重依赖于人类的想象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科技发展总是远远超前于人类的想象力。

一个简单的问题: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定律和公式,也不是科技产品,而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的内容并不复杂,比如「任何人都能拥有求真务实与理性怀疑的权利」,这就是科学精神很重要的一部分。

科学方法也差不多,究其本质他就是一套完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系。理性质疑,尝试证伪,概念分析,逻辑推演,实验验证,归纳演绎,乃至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重复以上过程。诸如此类。

研究科学的目的,是让我们生活的更好,让我们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这既是生存二字对人类提出的需求,也是满足人类好奇心的最好手段。而研究科学的过程看似复杂,其实也就是「探求宇宙万物的运作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来为自己办事。」

简单吗?很简单啊。

但是这就够了,人类的科技发展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走下来的。

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第一,「神明」力量的极限严重依赖于人类的想象力;第二,人类的科技发展总是远远超前于人类的想象力。

而这意味着什么?

很多宗教中的世界构成大多无法超出地球的大小,因为人类的头脑在没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是无法想象太空这种东西的,所以来点反物质炸弹就能让整个宗教世界在强光之中被气化。

而有些宗教被掺混了一些过于原始的天文学知识,但这样的宗教世界的大小也不会超出太阳系的大小———甚至都不包括土星轨道之外,因为观测天王星和海王星都需要望远镜。所以我们随便拿点什么东西将其加速到极端接近光速,然后一个一个的打靶 就可以让这样的宗教世界顷刻间毁于一旦。

神明没有给予人类翅膀,人类却能飞向蓝天,甚至飞的老快了。神明说闪电是惩罚人类的手段,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却矗立在群山之上。神明在一部分宗教里说天空之外是自己的居所,在另一部分宗教里对天空之外的一切缄口不言,可是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也没有找到上帝和天使。

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直径十万光年,厚度则约为一万两千光年。银河系的中心距离我们约为两万六千四百光年,那里有一个质量约为太阳的四百一十万到四百五十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他的引力让我们的太阳系保持在绕着他公转的轨道上。以上的任何一个距离单位都是宗教世界不可能想象得到的,神话故事的想象力不可能把握这样大到离谱的尺度。然而我们已经在今年早些时候得到了这个黑洞的图像。

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00亿岁左右,而宇宙大爆炸则是在大约138.2亿年之前发生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质能的相互远离,质子,中子和电子聚集到一起,从等离子态变成了最初的元素。这使宇宙变得透明,光子不会传播不了多远就被等离子体吸收,因此形成了宇宙诞生之后的第一束光。

因为宇宙膨胀与多普勒效应所导致的红移,这束光已经被「拉长」成了微波,但是你只要使用一台射电望远镜,就能看见这束光的存在。以上的这几个时间单位都是宗教世界不可能想象得到的,神话故事的想象力不可能把握这样大到离谱的尺度。然而这束光长什么样子你在网上就能搜到。

或者如果你觉得这样不直观,你也可以试试力大飞砖:只要让自己以0.99999999992c(洛伦兹因子79891)的速度移动,你就能靠多普勒效应把这束光重新拉回可见光区间。也就是说,在加速到极端接近真空光速之后,你看见了宇宙诞生后的第一束光,这就是科幻的浪漫。以上的任何一个字都是宗教世界不可能想象得到的,神话故事的想象力不可能把握这样大到离谱的尺度。但是狭义相对论却告诉我们事情就是这样的。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人类的认知机制与想象力一样是受限的,而科技的发展在大大超前于想象力的同时,也成为了直接改变了人类认知机制的某种新时代的「神话图腾」。

就像是登月,宣传阿波罗计划带来了多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与民用科技进步更像是事后面对质疑时的辩护,而非塑造其巨大影响力的真正原因。

那么这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前往宇宙并不是像人们口中说的那样简单,那是过去的人类谁都没能完成的梦想。」

「在1958年,为了完成这个梦想,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们聚集到一起。」

「他们运用着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他们代表着智慧与努力,勇气与毅力。」

「如同字面意思一般,他们反复经历了如同天上繁星般数量的失败和挑战。」

「但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做到了从前的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们,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因为,在那张宇航员登上月球然后与登月舱以及背后的地球的合照面前,一切的「停等民」,一切的反对和质疑,都失去了颜色。

这是由人类书写的新时代「神话」,这证明了人类能够做到连神明都做不到的事情。在这里,金银的衬托,辞藻的辩护,反而是画蛇添足的。

那么我刚刚是不是提到了科幻?没错,我们的第三点将会接着这第二点再讲下去,而且我们就是需要从科学与科幻的联系说起。

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科幻作品与几十年前的科幻作品已经大不相同,可现在的奇幻作品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奇幻作品也没啥区别。飞速发展的科技为科幻作品源源不断的注入生命力,而奇幻作品的那点套路自古以来也就那么多东西。

但是经过时间的筛选,能够流传到现在还能被大家所喜爱的奇幻作品那基本上都是名作。但比如说莎士比亚部分讲奇幻的喜剧,在推出之后就大受好评,根本不需要经过时间的筛选,除了作品本身的质量,还有什么原因呢?

或者说,现在当然也有很多现当代作家写出的优秀的奇幻故事,但绝大多数的奇幻作品都不可能达到莎士比亚的高度,那么除去作品质量的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啊不是就只有作品质量这一个原因吗?」但是《冰与火之歌》写的再好,他的名气也依然不及《仲夏夜之梦》,而你显然很难去硬说原因仅仅是质量的差距。

所以其实很简单:那个年代的读者和观者,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落在这个问题上也就是「没有科学常识」这个原因,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那些东西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没错:我们总认为奇幻读者都明白他们面前的故事「纯属虚构,与真实世界无关」,这在今天当然对,但在古代却未必:现实世界与奇幻世界在古代的人们的眼里并不分家,他们真的相信神话故事和奇幻故事,而非仅仅将其看作故事。

是的,他们真的认为那些东西是真实的存在,他们真的认为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个世界,甚至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

而现代人可不一样,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你正在阅读的故事在现实世界中不会发生也不可能发生,那么自然这个故事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真实性的。这样一来,这故事既然已经失去了真实性,那么他就终究仅仅是故事而已。

科幻可不一样。他最初当然是起源于欧美,而他的名字是什么呢?「Science Fiction」,「科学虚构」。也就是基于科学的合理虚构。

这意味着什么呢?既然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现实世界和科幻世界是通用的,那么在现代人眼里,科幻世界和现实世界才是真正的不分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科幻世界具备「真实性」。

这就有意思了。

众所周知,我们从建国到现在做的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字:五年计划,工业化,基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名字有很多,实际上做出来的东西也很多,但是这些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基于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用自己的双手重塑天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适合人类的生活,然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行的是开天辟地事,说的是壮怀天地语。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航天也差不多:几百万工人,几十万工程师,一万多名名科学家,为了挣脱将人类禁锢在大气层内的引力束缚,借助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造出起飞质量三千多吨的运载火箭,托举着人类对飞天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索,对未来的梦想一飞冲天。简单的故事,极致的浪漫,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于是现在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已经找到了科幻世界为什么具备「真实性」,现在再加上人类的能力本身,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因为科幻作品的这种「真实性」,他是人类有可能实现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构思一个奇幻世界,要有七片大陆,每个大陆的环境截然不同,这个世界的能量来源则是永远挂在天上的旭日———七片大陆只有永昼区与永夜区。然而旭日不仅仅放出有毒的热射线,还不定期爆发出巨大的不稳定能量,把七片大陆洗个遍。

在远古时期,七片大陆上的文明聚集在晨昏线附近———晨昏线附近的热射线较少,并在巫师占卜并认为爆发要来临时躲入地下———虽然这占卜从来都不准,所以每次爆发都会死很多人。爆发相当于增强版的热射线,会从人的内部侵蚀人体但几乎不侵蚀灵魂,人将会清醒且痛苦的死去。

现在,文明们形成了两种聚落,一种在晨昏线上靠着巨大的陆行舰继续着迁徙生活。热射线的能量在岩石中聚集,被充能的岩石可以成为能量源,所以在市场上一直是硬通货,甚至成为了非官方的货币。当然他本身也会放出低剂量的热射线,但对于这种低剂量来说,暴露在旭日的热射线下的人们的躯体已经习惯了。

第二种聚落则在永夜区内建造巨大的城市,他们的能量来源来自大陆周围近海上布置的大量反射装置,热射线被聚焦到城市上空的能量塔,然后为整个城市所用。因为无需迁徙与无需躲避爆发,第二种聚落有更多的时间发展魔法技术和艺术,所以他们比第一种聚落生活的更好。

但是反射装置在近海上,而海洋的一切区域都是永昼。同时因为在没有热射线的环境中成长,第二种聚落的人一点热射线都不能碰。所以他们只好委托第一种聚落的人冒险出海维护反射装置,然后把自己的魔法技术与艺术与他们分享作为报酬,第一种聚落便是用这些技术将自己的陆行舰武装起来,让他能更好的抵御爆发。

永昼区域很危险,并且荒无人烟,地面都是软烫的。但是大剂量的热射线让那里的岩石所含能量更高而更为优质,并且要研究旭日必须去永昼区。所以经常会有些富有经验的冒险家团队前往永昼区,然后在归程之后把考察资料与被充能的岩石分别卖给第二种聚落和第一种聚落,仅靠这样就能大发一笔———当然前提是他们回得来。

最后,在大陆之间,不时也会有勇敢者们驾着以热射线作为动力的星舟穿越海洋,在大陆间来往。他们负责起在大陆之间交换最新的魔法技术与研究资料的重任,各个大陆能够携手一同努力生存,他们的努力是最功不可没的。

构思这样的一个奇幻世界并使其世界观基本自冶而不出明显漏洞是很麻烦的,至于向别人三言两语就直接描述这个世界观就更难了。

但如果是构思这样的一个科幻世界呢?这将会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吗?

不,一点都不麻烦。

甚至……你都不需要构思。

只要写下这样的一个名字就够了:

TRAPPLIST-1

可是……就这?

没错,就这。

TRAPPLIST-1恒星系,距离太阳系41光年,恒星是辐射很大,恒星活动剧烈且无规律的红矮星,全部七颗行星均处于潮汐锁定状态。

而且,相对于奇幻世界最大的也是碾压性的优势在于:他是真实存在的。距离太阳系四十一光年,相对于整个银河系的尺度实在很近,甚至七颗行星上有三颗的晨昏线附近是宜居带。

四十一光年,如果聚变动力的恒星际飞船以光速的十分之一航行,你需要航行超过四个世纪才能到达那里。但是与此同时你也知道:只要航线没问题,并且飞船记得在目的地减速,从运行了四百一十年的冬眠舱中醒来的你,就一定可以站在那里的地表上,亲手记录下那里的风景。

取材自现实世界首先就意味着可以偷懒,让我们举个近一点的例子:想要漫步在没有尽头的冰原上,头顶的岁星占据大半个天空,同时给予你压迫感和别样的美?木卫二欢迎你!

但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取材自现实世界意味着高到百分之百的真实感———因为那个地方他就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你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脚步真的能够踏上那里,你读到的关于未来的故事真的可以在那个地方发生。

或者换个例子:奥尼尔圆筒型太空城,他基本上就是把一整个小世界卷起来漂浮在宇宙中。想象可能很难想象,但他背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用惯性离心现象来模拟重力的存在。而这惯性离心现象,则是你在跳绳或者在挥舞另一端系着重物的绳子的时候就能轻易模拟的现象。

所以这「真实性」就在这里了。如果你知道你读到的故事是纯纯的作者虚构之物,你在阅读的时候总会觉得这故事与你无关,更没办法把自己带入那个世界的故事里。而如果这故事真真切切的告诉你未来的人们就有可能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你那样的感觉自然会荡然无存。

很多科幻作品的行文之间其实都暗藏着科普,即使作者本身并没有这个意思———科普的东西当然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善于辩证思考的能力,敢于合理怀疑的勇气。而科幻作品的写作至少不会对人类这一整体有任何的直接利益,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有很多人在这么做对自己绝对无益的前提下仰望星空,感受科学之美。然后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成为优秀的科幻作品,让更多的人也能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

写到这里,「什么是科学之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全部都写在上面了。

以上。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