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至今的一生

  近代史是现代史,是过去史,是未来史。

  古往今来的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无非自带着各自时代的惯性与特色。

  人生也是如此。

  我现在还在活着,然后在习惯着生活,这就是至今我的一生。

  我的人生轨迹本顺着出生、生长、发育、教育、事业的方向,直至大学。

  我想知道:何为我?我为何如此?

  我前往了一所偏远的大学追寻,然后去追溯了社会现行的人生模式。

  发现,职业只不过是阶级的细分;符合阶级的态度就是职业规范。

  事业只是阶级的遮羞布。

  工作、职业、事业是阶级的体现。

  政权国的阶级,私下划分上、中、下、底与上、中、下共十二个阶层。

  上、中阶层具备政治性,中、下阶层具备经济性,底层具备落后性。

  大学扩招,实质上是一种中层挤兑,也是内卷的社会基础。

  世家与上层教育的核心在于世代相传。

  大学教育也是遮羞布,如同科举,只是一个延长阶层的无关紧要的过程而已。

  知识改变命运的全文应是被允许的人服从被允许的命运。

  事业,是服从阶级,进入社会阶层体系的开始。

  教育在事业化,同时也在被中层推向更深远的程度。

  阶层不同,教育的方向、深度也不同。

  我引以为傲的学识,说不定只是他们习以为常的常识。

  像我现在所写的,有机会,我会传承给我的下一代,不需要我的孩子再没头脑地摸索。

  上一代的思想、事业,只是下一代的开端。

  大学教育在拉长中层,而阶层的延伸往往伴随着末位的裁剪。

  也许这一生奋斗,步入了中中阶层,在下一代或许在就在晚年,便被挤兑出去。

  既为难自己,也为难孩子,更为难附庸的人。

  普通人阶层的下滑远比上升简单,也更容易让无能的人陷进去。

  我从不相信所谓的后人的智慧:先代、现世、后人,没有什么不同。

  我不会让自己陷进去,但也不会故意阻碍那些趋之若鹜的人,其中也包括我可能的孩子。

  没有中上阶层的能力,只会陷入中层挤兑的死循环,仿佛永远只差一刹那,然后一代代溺死在理想里。

  普通人,拥有了土地,在和平年代,就拥有了自理的能力,这便是最好的遗泽。

  毕业后,我也许会浪费十许年,积累五十至一百万的经济,然后回到土地,等候着死亡到来。

  我的孩子会有优于我的起点与环境,如此,问心无愧。

  我不会支持他进行阶级晋升,他要去,我便当他死了。

  我会留下很多书和思想给下一个她。


  

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