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之後,我決定不再迎合任何人。
不再追逐流行,不再刻意交朋友,不再對任何事表現出興趣。
這並不是突然的轉變,而是累積了多年的噁心感讓我做出的選擇。
我不想再裝作自己很厲害、不想再假裝什麼都懂、不想再為了維繫一段關係而讓自己變得面目全非。
讓本就不認識我的人更討厭我。
當個邊緣人就好,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放學、一個人走在校園裡。沒有人會特別注意我,也沒有人會想要討好我。我就像背景裡的一棵樹、一張桌椅、一盞無人在意的路燈——沒有人討厭我,但也沒有人會特別在乎我。
這樣很好,真的很好。
至少,我一直是這麼告訴自己的。
——即使遇見那女孩也是。
第一次見到她,是在我從補習班回家的路上。那天,我剛從自行車租借站停好車,轉身準備離開時,迎面便衝來一隻棕色的狗。
牠跑得很快,毛髮隨著奔跑的動作微微晃動,耳朵貼在頭上,尾巴興奮地擺動。
在牠身後,傳來一個女生的聲音:「喂!停下來——!」
那聲音焦急又帶著一點無奈,伴隨著匆忙的腳步聲。
那時的我沒多想,純粹是條件反射般地蹲下,張開雙手,狗便毫不猶豫地朝我撲來。牠的身體撞進我的懷裡,熱乎乎的,毛茸茸的,力道比想像中更大一些,差點讓我摔倒。
「哇......哈哈……」雖然被嚇了一跳,但我還是忍不住笑了,伸手揉了揉牠的頭。
沒辦法,誰有辦法拒絕毛茸茸呢?
「對不起,對不起!」女生終於追上來,氣喘吁吁地停在我面前,滿臉歉意,「這傢伙總是這樣,一興奮就亂衝,沒嚇到你吧?」
「沒事。」我搖搖頭,低頭看著懷裡的狗。牠吐著舌頭,尾巴搖得像風扇一樣,看起來開心得不得了。
「 非常抱歉,沒有受傷吧?」女孩說完蹲下,伸手抓住牽繩,笑著說:「謝謝你幫我攔住牠。」
我只是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嚴格來說,我是貓派。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隻黑貓,溫順又安靜,總是慵懶地窩在陽光下打盹,偶爾才願意讓我摸兩下。相比之下,狗實在太活潑、太熱情了,讓我有點不習慣。
但不知道為什麼,自從那天之後,每次補習班下課,我回到這裡時,總能看到她坐在步道旁的石椅上,狗狗則安靜地趴在她腳邊。
每次見到我,那隻狗都會興奮地站起來,搖著尾巴跑來找我。我會蹲下來,摸摸牠的頭,揉揉牠的耳朵,陪牠玩一下,然後站起來,對女孩點個頭,轉身離開。
這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不成文的默契。
我們沒有交換名字,沒有刻意聊過什麼話題,但每當她坐在那裡,我就會上前,為她們倆駐足一段時間。
很奇怪,這樣短暫的相處,卻讓我感到比任何時候都放鬆。
沒有需要迎合的話題,沒有需要刻意維持的形象,沒有害怕自己說錯話的壓力。
只要伸出手,狗就會主動靠過來;只要蹲下來,牠就會毫無防備地撲進懷裡。
而和女孩的寒暄.......不著邊際的話題總是如此舒心。
這樣單純的關係,是我未曾有過的。我想我也對那個短髮的女孩懷有......
(哪裡有洞讓我鑽進去......)
但是——
「如果她真的認識我,會怎麼看我?」
我知道自己是為了討好別人阿諛奉承的人;
曾是那個假裝自己是開心果,沒有距離感令人厭惡的人;
曾是那個為了維繫友誼而不斷迎合他人的人。
這樣的我,太依賴他人確定自我的存在感了,噁心得讓自己都想逃避。
如果我繼續跟她熟識,思考如此混沌噁心的我......她還會願意和我聊天嗎?
應該說,我要怎麼和她繼續聊天?用之前的方式?哪一個性格?她喜歡哪種話題?我想用什麼方式跟她接觸?我想在她眼裡成為怎樣的人?
『不對......都不對.......你不是知道答案嗎?之前發生的事會在我或她身上重演。』
!
哈哈......到頭來我只是個膽小鬼——連真正的自己都找不到、連自己都否定、連做過的事都不敢面對的人......
——與其被她發現我是個如此噁心的人,不如乾脆先徹底斷絕這段關係。
於是,某天晚上回家,我沒有停下腳步。
當我看到她像往常一樣坐在那裡時,我只是低頭,從步道的另一端快步走過,假裝沒看到她,假裝這裡從來沒有我們之間的默契。
那隻社交牛逼症的狗貌似發現了我,往我這邊走了幾步,但我仍沒有停下。
我不知道女孩有沒有發現我,只是後來我都不走那條路了。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把房間的燈關掉,躺在床上,拿棉被蓋住包含頭部的全身。
心裡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像是鬆了一口氣,又像是某種東西被抽空了。
但這樣才對,這樣才是我想要的——
我要徹底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成為背景。
End